【广州电视台】特殊时期的高考,送考生一份高考锦囊~

2020-07-03

    炎炎夏日,除了迎来了高温,还迎来了“考试季“。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,各地中考高考艺考的时间都有所调整,这些都给今年准备升学考试的学生们,带来了不少的影响,当中都包括心理的影响。考前容易焦虑、紧张、迷茫,要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,也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,所以今天健康君要送一份如何正确调整考前考后心理的锦囊给大家。


    五类常见心境


    考试期间考生处于高压状态,心情紧张,生活作息、饮食各方面都是围绕考试安排的。从考试到放榜,压力急剧变化,考生难以调适,就会出现问题。不仅高考前,考生容易出现紧张、焦虑情绪,其实每年高考后也会出现五类心境。
    1、自责、沮丧
    发挥欠佳的学生不断懊悔“为何考场上犯傻/没有想起来”“为何考前没有复习到”。严重者沉浸在自责沮丧的情绪中不能自拔,情绪烦躁、抑郁,食欲差,睡眠质量差,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内,不愿见家人和亲戚朋友,不和同学聊QQ,也不接听电话。
    2、亢奋
    发挥较好或者考前心情过于压抑的考生,考后处于放松的状态,急于摆脱考前的“悲惨记忆”,给自己“找乐子”。有人每天早出晚归,忙于跟同学聚餐,唱K,通宵泡吧、上网、打游戏,往往造成作息紊乱,出现失眠。

    3、迷茫
    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在考后第二天一早,依然坐到书桌前做模拟卷。备考期间生活规律,节奏紧张,奋斗的目标很明确。考后松弛下来,生活节奏变慢,一些同学可能因失去了奋斗目标而不知所措,感觉做什么都“无聊、没劲”。  

    4、焦虑
    多出现在放榜前,这种情况多见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优等生,他们常担忧没考好,或者没有被理想的高校录取,表现为睡眠质量较差。
    5、绝望
    有可能出现极端行为,伤害自己。



    心理调整


    1、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,根据自己一模二模的学习成绩,制定高考目标;
    2、进入考试冲刺阶段,此时不宜再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得过满,需要适当放松。
    3、要明白,人生不会因为一场考试而终结,平常心去应考。



    饮食建议


    专家分析,十七八岁的孩子,身体还处于持续发育期,从高度紧张的生活模式突然切换到轻松模式,在饮食习惯上最好不要变化太大,建议最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    1、三餐饮食
   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的摄入,同时,多吃蔬菜、水果,少吃快餐食品;
    2、零食
    可多吃坚果,比如花生、杏仁、夏威夷果等。“最好是把水果当零食吃。”
    3、补钙
    多喝牛奶、酸奶补钙,并保证每天有一到两小时的户外活动,以促进钙的吸收。
   

    专家介绍



    崔立谦
    中山一院临床心理专科 副主任医师
    医疗专长:擅长各类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治,尤其擅长失眠症、抑郁障碍、广泛性焦虑症、社交焦虑症、恐惧症、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,对进食障碍、儿童青少年学习困难及情绪和行为障碍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精神分裂症的治疗,以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、戒烟治疗也有丰富经验。


记者:张琪琦



报道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nc17Fzef5igCANSzBtT8w

2020-07-03